close


前陣子和研究所同學聊到這本書,剛好誠品在辦旅遊書特展有特價,就去把它給抱回家了。老實說原本有點擔心,之前也看過幾本以自助旅行為主題的書籍,有的是作者自己太High讓人看了哭笑不得(ex:"超美的啦!您有機會一定也要來看看唷!"),或者是真的寫的太好了,讓人很想馬上衝出門身歷其境,但其實發現好像形容的太誇張了。還好,這部作品沒有讓人失望。
像封面那樣,作者是用騎自行車的方式環遊世界。"有沒有搞錯?騎自行車?"腦海裡第一時間浮現的反應。放假時曾經到淡水和關渡的自行車道騎了一整個下午,也騎過台東關山的環鎮車道,雖然是很逍遙自在沒錯,但久了還是會覺得累(尤其是上坡..),特別是週遭風景開始一成不變時,就會開始想念機車或汽車的速度和便利。關於這點,作者的理由是「靠自己的雙腳抵達目標,與美好事物相遇時的喜悅,也會是最大的吧」、「要是累了,停下來休息不就得了」。哇塞,身為一個旅人,看來我還不夠浪漫呢。

旅行中最主要的元素便是風景和人物。作者沒有採用太過華麗的詞彙,而是以平實的口吻來形容眼前所見,同時加上許多動態描述,讓閱讀時很容易對作者的內心世界感同身受。至於旅行中邂逅的人們,不論是當地人或是臨時湊成的旅伴,常常可以看到用作者很搞笑的方式來敘述(作者是日本人的關係?),使得整本書充滿了歡樂的氣氛。簡單來說,感覺像在聽一個普通的大男孩說他出去玩的經歷。坊間一些類似作品常常可以看到作者加入許多豐富的人文知識與歷史背景,雖然很有知識性,但似乎會讓人覺得有點遙遠,就類似跟朋友聊天和聽大師演講的差別吧。若要以放鬆心情的前提來閱讀,這本書會是蠻理想的選擇。

許多人都會有"環遊世界"的心願,而每個人的出發點可能都不太一樣。作者的理由是:「既然出生在這個世上,就要好好地看它一遭」。雖然很簡單,但大部分能夠完成壯舉的人,似乎都是抱著非常單純的動機,而不是為了名聲等等的特殊企圖。對於流著旅者血液的人來說,甚至旅行本身根本就不需要什麼理由。背起行囊出發,是本能反應。

看完的第一個感想,是十分羨慕作者幽默詼諧又平易近人的文筆。可能是大學受到法律系的荼毒太深,研究所唸的又是批判性十分強烈的國際政治,自己寫起東西來也開始變的嚴肅與生硬。唉呀,如果是在專業領域也就算了,講到日常生活或是旅遊這些事情時,本來就應該輕輕鬆鬆地,但我發現在寫作方面自己好像已經漸漸失去這種能力了(泣)。第二個感想,是對這部作品唯一的抱怨,就是關於美食的部分實在是太少啦!若問我環遊世界的理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要嚐盡各地美食,認識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是很愛到處找好吃的東西的,將來如果自己有機會寫旅遊心得的話,應該有很大一部分會是食記吧XD。

另外一個覺得奇怪的地方是,照理說歐洲應該是世上最具豐富人文氣息的地方,但作者對這部分的著墨反而不深,反倒是在非洲的部分有比較多的感觸。最後一個感想,是隨著作者的文字到世界走了一趟後,內心的那種複雜情緒。好吧,我承認看完之後馬上去奇摩拍賣查了一下二手自行車的價錢,不過還有很多其他難以形容的感受,硬要說的話反而破壞那種感覺,箇中三味真的要實際閱讀過才能體會。呵,想看的人歡迎來跟我借呀,要記得還就是了。

附帶一提,作者1969年出生,1995年開始環遊世界,總計花了7年半的時間結束行程,也就是說作者在26歲時便開始踏上旅程了。我,今年也26歲,其實是快27了,還在唸該死的研究所,還在寫該死的論文。

一個字,幹!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ockr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